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 - 试题辅导 - 正文
从历年真题把握国家公务员申论命题规律
来源:华图教育 2009-10-30 9:37:16 【字体:小 大】

记者:国考已经进行了十年,纵观这十年申论试题的变化,我们从中能得出那些信息呢?请老师就国考申论试题的演变趋势谈谈您的见解。

  华图教育: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温故才能知新,历史使人明志,这确实很追求。国考已经进行了十年了,有以下趋势:

  第一,材料长度经历了增长后现已基本稳定。2000—2002年材料内容较少,2003—2005年增多,到2006年达到最高峰,之后07、08、09年减少,并基本稳定。目前材料字数一般在7000——8000字左右。材料段落基本在11段左右,当然,牵涉到具体的分段,段落并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我们主要以7000-8000字为准。一般水平的考生20分钟详细读完没有问题,所以大家没有必要过分紧张。如果你想读第二遍、第三遍,简略读的话,10分钟能读完一遍,如果读三遍,一共加起来30分钟就基本可以解决。

  第二,考察话题从微观到宏观。2002年之前基本考察的是单一社会问题,2003年之后,逐渐考察复杂或复合问题。因此,对待国考问题,要避免简单化理解。考复合问题的主要是04年和09年,其中04年考的是交通和汽车工业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09年考的是粮食和工业结构调整问题。其他年份都是单一问题,但是有不同的观察角度。比如05年考的是农民问题,从扶贫、农民工、农民基本权利保护几个方面来看待。07年考的土地问题从土地是人类的命脉这个自然属性和土地是农民的命脉这个社会属性看待两个方面。08年怒江水利开发也是从三个层面,一个是社会效益,一个是经济效益,一个是生态效益。申论话题宏观对于我们理解材料增加了难度,同时带来的好处是使我们可以挤出申论可能考的热点话题,因为只要一宏观,宏观面肯定小,只要稍微一挤,就能挤出来我们有可能考的话题,这对我们准备很有帮助。

  第三,题目难度加大。从最初的三段论式的考察:概括、对策、文章,到现在的2+x,题目难度逐渐加大。单纯的对策题已经淡出了国考申论,虽然在省考中这种题型还是主流。对策题在国考里已经变成了对策分析题。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国考几乎每道题都有陷阱,对于审题必须十分重视。比如,09国考第一题对策题的问法是: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题里面有一个分析林老板的心态和其本质,大家注意看是两个问题,结果有人回答的时候只分析的林老板的心态,而没有回答他的本质,审题不清。还有我们对策分析题里面,内容和形式上都有问题,有的人也审题不清。还有文章题,明确区分行政执法类和综合管理类的不同要求,要求综合管理类视野要宏观,而行政执法类要比较具体、比较扎实。所以这些要求要充分重视。具体在考生考试的时候,以最后一题为例,最后题的问法是胡锦涛考察了安徽、河南等地,请你写一篇文章。胡锦涛到安徽、河南考察了工业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这是一个内容。第二个内容是关于粮食和土地的问题。结果考完试之后,有的考生竟然发出这样的疑问,说关于工业方面的内容需不需要写,应不应该写,其实材料里面有明显反映,只要有都可以写。

  第四,命题逐渐规范化、人性化。从概括题来说,06、07年要求概括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难度很大,主要内容很难下手,难不在于你理解的难度,而在于年来不知道概括到哪一层次上。。到了08年就要求指出争论焦点以及双方理由。虽然焦点很难,但是双方理由很容易答出,不会产生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09的概括改为“主要问题”,应该说,概括主要问题比主要内容要容易,比较容易下手。而且09年的题目特别提示,不必写成文章。这就是为了避免之前有的考生不知如何作答而废话过多,在遣词造句上浪费时间的问题。

  第五,每年都有新题型。虽然这几年题型相对固定,但是每年还是有新变化。可以预见,2010年肯定会出新的问法和新的题型,考生一定要注意分辨。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